自2018年3月26日正式挂牌交易以来,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INE)的原油期货合约便承载着中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争取定价权、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作为全球首个以人民币计价、可进行实物交割的原油期货合约,INE原油期货的出现,打破了长期以来由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的WTI原油和伦敦洲际交易所(ICE)的布伦特原油所主导的全球原油定价格局,为全球,特别是亚太地区的原油贸易提供了新的风险管理工具和价格发现平台。经过几年的发展,上海原油期货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比究竟如何?它又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
上海原油期货的推出,绝不仅仅是新增一个交易品种那么简单,它承载着深远的战略意义。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然而长期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却由西方市场主导,这使得中国在原油定价上缺乏话语权。INE原油期货旨在填补亚洲时区原油基准价的空白,反映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市场的供需特点,从而提升中国在全球能源定价体系中的影响力。INE原油期货采用人民币计价,并接受美元等外币作为保证金,这为参与国际原油贸易的企业提供了规避美元汇率风险的工具,也为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注入了新的动力。通过建立一个活跃、透明的国内原油期货市场,有助于国内炼化企业更有效地进行套期保值,稳定生产经营,保障国家能源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其“净回值”定价模式,更贴近亚洲炼厂的实际需求,使得其价格发现功能更具区域代表性。
尽管上线时间不长,上海原油期货已经迅速成长为全球第三大原油期货合约,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从交易量和持仓量来看,INE原油期货在亚洲时段的活跃度尤其突出,已成为亚洲地区最重要的原油基准之一。虽然其交易量和持仓量与历史悠久的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仍有较大差距,但其增速和国际化程度令人瞩目。
具体而言,INE原油期货的日均成交量和持仓量在2020年和2021年均实现了显著增长,尤其是在地缘紧张或全球油价剧烈波动时,其流动性表现抢眼。国际投资者参与度不断提升,境外交易者和境外经纪机构的备案数量持续增加,这表明其作为国际化平台的吸引力正在逐步增强。截至目前,已有来自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投资者参与INE原油期货交易,这为其在全球市场占比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尚未能完全取代WTI和布伦特的全球基准地位,但INE原油期货已经成功地在亚洲市场站稳脚跟,并开始逐步影响全球原油贸易的定价模式。
上海原油期货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成绩,得益于其一系列独特的优势:
尽管发展迅速,上海原油期货在迈向全球基准的道路上,仍面临诸多挑战:
已是最新文章